“需要多部門聯合出臺更多務實有效的政策舉措,幫助解決產業工人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產業工人?!本劢巩a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這項黨和國家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3月4日,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提交《關于增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合力 確保改革舉措落地落實的提案》。
2022年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五周年。經過4年多努力,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技能勞動者已達2億,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黨委統籌、工會牽頭、政府力推、企業主體、工人主動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改革越深入,難度越大。委員們認為,需從4個方面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進一步推進改革舉措在企業全面落實落地,實現企業和產業工人“雙向受益”;進一步激發部門及地方推進改革的內生動力,為改革注入活力;進一步發揮協調小組統籌協調、研究謀劃、組織推進的領導職能和平臺功能;聯合出臺更多政策舉措。
為此,提案從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增強工作合力、營造濃厚氛圍、健全考評機制、完善人才激勵措施等5個方面提出建議。
提案指出,應出臺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的指導文件,打通改革政策舉措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推動國企央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納入企業黨建工作考核、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督促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思想政治引領嵌入企業文化,把職工創新嵌入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并引導企業加大培訓力度。
提案建議,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參與單位之間的經常性溝通,搭建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信息共享、督查督辦的工作平臺。地方黨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納入地方和單位改革總體部署。
提案呼吁,加大對改革文件、舉措,以及先進典型和經驗成效等內容的宣傳力度,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改革、共同推進改革和“勞動光榮、工人偉大”的濃厚輿論氛圍,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
為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案提出,把改革成效納入地方考核和督查內容,加強對各地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的評價考核,并進行相應的激勵與監督。
此外,提案還呼吁將“大國工匠”作為國家級技術工人表彰獎項,使他們經濟上有保障、發展上有空間、社會上有地位,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京開幕。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提交《關于進一步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促進平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案》,從完善法律制度、建立部際協調機制、出臺各地配套政策、加強行業自律等4個方面,建議探索研究保護勞動者和平臺經濟發展之間保持動態平衡的現實路徑,促進新業態就業市場更加健康穩定發展。
提案指出,近年來,一系列推動平臺經濟規范發展、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政策文件相繼出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公平就業、工資支付、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職業傷害保障、平臺規則算法等多個方面的權益保障工作持續推進。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督促政策落實的協調難度較大;平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關系的認定及規范仍需進一步探索,平臺企業利用算法單方制定修改接派單規則、提成比例、獎懲規定等現象普遍存在;勞動安全教育培訓不足,勞動安全保障仍存在風險隱患;新就業形態的具體類型與特征尚未厘清,法治風險尚難清晰識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技能培育及權益保障多維體系仍需完善;平臺用工多場景合規與行政監管仍需加強等。
針對這些問題,提案建議,應加快新就業形態領域的理論研究步伐,完善相應的勞動保障標準,出臺與新業態形勢相適應的法律規定,修改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等,對勞動者、勞動關系、工資收入等基本概念做出界定,消除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中部分群體在適用法律上的現實困難。建議有關部門在起草“基本勞動標準法”過程中,明確平臺企業在平臺用工關系中的義務及在多方關系中的責任,確認行業主管部門對平臺企業的監管職責內容。
提案呼吁,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建立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郵政局、最高人民法院、全國總工會等部門在內的國家層面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
在推進政策文件落地見效方面,提案建議各有關中央部委加強對地方的指導,督促各地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出臺配套政策,細化任務措施。
提案還就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包括加強頂層設計、鼓勵平臺經濟創新、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等,在解決突出問題、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同時,培育有一流國際競爭力的平臺企業。